行列式
-
n阶行列式值的性质
- 交换行列式两行(列), 行列式变号
- 行列式某一行(列)所有元素都乘以同一个数k,等于数k乘此行列式
-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(列)的元素乘以k加到另一行(列)对应的元素上去,行列式值不变
-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
-
行列式值的计算
-
定义法——含较多0时考虑
-
行(列)变换,化为上三角矩阵
- 将对角线元素相乘
-
各行加到同一行上去——各列元素之和相等
-
递推法——三对角行列式
-
加边法——各列含多个相同元素
-
矩阵
-
运算
- 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
-
矩阵转置
-
逆矩阵
- 定理1.1 若方阵可逆, 则它的逆矩阵是唯一的
- 如何求逆矩阵:
- 左写 右写
- 进行初等行变换
- 将左边化为单位矩阵,右侧则为
-
初等行变换
- 交换两行
- 把 K(k≠0) 乘以某一行的所有元素
- 把某一行(第j 行)所有元素的k倍加到另一行(第i 行)对应的元素上去、
-
矩阵的秩
- 定义: 化为行简化阶梯阵的非零行数
- 等价(相抵): 存在阶可逆矩阵 ,使得
- 矩阵转置秩不变
- 阶矩阵 可逆的充要条件为
向量空间
- 运算
- 加减
- 数乘
- 向量的平行
- 两个向量平行
- 三个向量共面
- 基
- 定义
- 线性无关——任意一个向量不能用其他向量线性表示
- 线性表示:
- 中任意向量均可由其线性表示
- 称为的维数,记为
- 线性无关——任意一个向量不能用其他向量线性表示
- 只含零向量的向量空间称为 0 维向量空间,因此它没有基
- 若把向量空间 V 看作向量组,那么V 的基就是该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,V的维数就是该向量组的秩
- 向量空间V 的基不惟一, 但所有的基都等价
- 若 , 则中任意 个向量均线性相关,任意 个线性无关的向量都是一组基
- 定义
- 正交向量组
- 定义: 一组非零的 维向量, 且两两正交
- 标准正交基
- 定义:一组非零的 维向量, 且两两正交的单位向量
- 求解:
- 找到一组基
- 施密特正交化
- 单位化
- 向量组
- 定义: 个 维向量的集合称为向量组
- 定理3.3 向量 b 可由向量组 A: 线性表示 方程组 有解
- 向量组的等价
- 两个向量组能相互线性表示
- 反身性、对称性、传递性
- 极大线性无关组
- 求解
- 进行初等行变换化为行简化阶梯阵
- 行简化阶梯阵 B 的非零行的第一个非零元对应的 列向量组可选为 B 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。其余列可用极大无关组线性表示.
- A 中对应的列向量组是A的极大无关组并可将 A 中其余列用 A 的极大无关组线性表示. 且系数相同。B中非零行数是A的秩
- 求解
- 向量组的秩
- 定义: 极大线性无关组的向量个数
- 性质
- 向量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其秩等于向量组所含向量的个数
- 若向量组A可由向量组B线性表示,向量组A的秩为,向量组B的秩为,
- 等价向量组有相同的秩
- 设A为矩阵, 则
- 进行初等行变换不改变列向量的线性关系
- n阶方阵A可逆 其行(列)向量组线性无关
线性方程组
- 表示形式
- 代数形式
- 矩阵形式
- 向量形式
- 齐次线性方程组
-
定义: —— 常数项均为 0
-
则 有唯一解(零解);若 则为无穷多解
-
解向量的线性组合仍是它的解向量.
-
基础解系
- 定义: 全体解向量的集合 是一个向量空间,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, 解空间的基称为该方程组的基础解系
- 要素
- 线性无关
- 的任意解都可由其线性表示
- 则称 其为Ax=0 的一组基础解
- 称为 的通解
- 求解方法
- 对系数矩阵进行初等行变换
- 化为行简化阶梯阵
- 写出有效方程个数——矩阵的秩 ,自由变量个数
- 首行为1所在的列——非自由变量
- 不是首行为1所在的列——自由变量
- 自由变量依次取1,构成 的一个基础解系
- 代入通解方程组,得到基础解系,通解为其线性组合
- 推论 若 阵 的秩为 , 则方程组 的任意 个线性无关的解均为 的基础解系
-
-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
- 定义: 常数项 不全为零
- 有解
- 设 及 都有 的解,则 是对应的齐次方程组 的解。
- 设 是 的解, 是 的解,则 仍是 的解。
- 求解:
- 写出增广矩阵
- 进行初等行变换,化为行简化阶梯型
- 写出 和自由变量个数
- 写出通解+特解
矩阵对角化
-
特征值与特征向量
- 定义:设 是 阶方阵, 如果存在数 和 维列向量 ,使得 成立, 则称 为 的一个特征值; 非零向量 称为 的属于特征值 的特征向量, 简称为特征向量
- 性质:
- 是方阵,特征向量
- 特征值 可以是实数, 也可以是复数
- \
- 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不唯一
- 特征多项式
- 特征方程
- 定义: 称为 的特征方程,它的根称为A的特征根
- 在复数域内, 有 个特征值(可能是重根) 二重根对应着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
- 阶方阵 的 个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
- 若 阶方阵 的特征值是
- 特征向量的和等于矩阵对角线元素之和 A的迹
- 若 可逆,则 的特征值都
- 任一特征值的几何重数 ≤ 它的代数重数
- 代数重数:λ作为特征根的重数
- 几何重数:λ应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的个数
- 性质:
- 是 的特征值, 是 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
- 是 的特征值, 是 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
- 是 的特征值, 是 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
- 是 的特征值, 是 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
- 可逆 , 是 的特征值, 是 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
- 可逆 , 是 的特征值, 是 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
- 特征子空间:
- 如果 是方阵 的特征值,则 的解空间称为 的特征子空间,记作 特征子空间 的维数就是特征值 的几何重数
-
相似矩阵
- 定义: 都是 阶方阵, 如果存在 阶可逆矩阵 ,使得 ,则称矩阵 与 相似,记作
- 性质:
- 矩阵的相似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 等价:PAQ=B
- 反身性: 矩阵A与A相似
- 对称性: 如果矩阵A与B相似, 则矩阵B 与A相似
- 传递性:如果矩阵A与B相似, B与C相似, 则A与C相似
- 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, 进而有相同的特征值——相似矩阵亦有相同的行列式、秩、迹.
- 若 阶方阵 与对角阵相似
-
矩阵对角化
- 定义: 是指 与对角阵相似,即存在可逆矩阵 , 使得 成立
- 性质
- 阶方阵 可以对角化 有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
- 所有特征值的代数重数=它的几何重数
- 都恰有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组
- 若n阶方阵A有n个不同的特征值,则A可 对角化
- 步骤:
- 求 的全部根,得到 的 个特征值
- 对每一个特征值 (重根数为 )求出 的一个基础解系
- 若基础解系所含向量个数小于 ,则 不能对角化
- 将所有的基础解系合在一起
- 写出相似对角阵
-
实对称矩阵对角化
- 性质
-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为实数
- 实对称矩阵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必正交
- 设 为 阶实对称矩阵, 则必有 阶正交矩阵 ,使得
- 实对称矩阵A一定正交相似于一个对角阵
-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的几何重数都等于 它们的代数重数
-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步骤
- 求出全部特征值注意验算:特征值的和=主对角线上元素的和
- 求特征值对应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
- 若特征值为单根,对特征向量单位化; 若特征值为重根,对特征向量正交化、单位化
- 写出正交矩阵
- 化为对角阵
- 性质
二次型
-
二次型定义及矩阵表示
- 定义: 含n个变量的二次齐次多项式
- 二次型的标准型:只含有平方的二次型
-
二次型的标准形
- 线性变换
- 合同:
- 定义 若 都是 阶对称矩阵,如果存在 阶 可逆矩阵 使得 , 则称 与 是合同的
- 若 是对称矩阵, 是可逆矩阵,则 也是对称阵,且
- 正交变换
- ,其中P为正交矩阵
- 保持向量长度(几何形状)不变
- 任给二次型 ,总有正交变换 使 化为标准型
- 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的具体步骤
- 将二次型表示成矩阵形式
- 求全部特征值
- 求特征值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
- 若特征值为单根, 对特征向量单位化
- 若特征值为重根,对特征向量正交化、单位化
- 写出正交矩阵
- 作正交变换 ,得标准型
- 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(拉格朗日配方法)
- 惯性定理与规范形
- 二次型经不同的可逆线性变换可以得到不同的标 准形, 即二次型的标准形是不唯一的
- 但标准型中所含平方项的个数必定相同,等于二 次型的秩
- 规范性
- 若二次型含有xi的平方项, 则先把含有xi的项集中, 然后配方, 再对其余的变量同样进行, 直到都配成 平方项为止, 经过可逆线性变换, 就得到标准形;
- 惯性定理
- 分别称为实二次型的正、负惯性指数 称为符号差
- 二次型经不同的可逆线性变换可以得到不同的标 准形, 即二次型的标准形是不唯一的
-
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
- 等价条件
- 二次型 正定二次型
- A是正定矩阵
- A合同于单位矩阵
- A的正惯性指数是n
- A的特征值都是正数
- A的顺序主子式都大于0
- A的主子式都大于0
- 等价条件